2023年5月11日14:00,第19批中国(山东)援塞舌尔医疗队一行六人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出发,经过两次转机,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2日18:00抵达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来自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的胃肠外二科副主任宋飞、影像中心副主任朱艳艳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将在非洲大陆东部的印度洋岛国开启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临时代办慕建峰、塞舌尔外交部和卫生部官员以及多家中资机构的负责人赴机场迎接,次日当地主流纸媒《民族报》《今日报》及驻塞舌尔大使馆官网报道中国医疗队抵达新闻。
右二宋飞、左三朱艳艳
朱艳艳介绍,在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工作人员及第18批中国援塞舌尔医疗队的努力协调帮助下,为大家安排了良好的住宿条件,在到达驻地的第二天(周六),大家便有精力核查医疗队的固定资产,对医疗队的防疫物资和药品进行登记造册,周日队员们集体到当地超市采购生活物资。塞舌尔虽风景如画,但物质极其匮乏。本土出产的农副产品极少,轻工业几乎没有,所以物价极高。食品价格大约是国内的5倍,日用品价格是国内的7倍,直到周日晚上,大家才终于吃到了第一顿青菜。
队员们周一去医院报到,由于未能和老队员在国外进行交接,所以只能靠自己一边倒时差、熟悉环境;一边带着人事部门出具的用工证明,办理身份证、银行卡、驾照、电话卡等诸多证件,并缴纳驻地前几个月的水电费、网络费。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巨大的生活和工作落差,为迅速在当地开启实质性医疗援助工作做好准备。
5月19日,医疗队员们正式入科。朱艳艳介绍,她的科主任是一名乌克兰女医生,对于她的到来非常欢迎。由于当地影像诊断医生极为缺乏(一名乌克兰医生、一名古巴医生、两名当地医生、两名中国医生),所以希望她第二天就能独立值班。
和国内一样的是,影像科不仅要为整个医院的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提供影像学检查及诊断,还要为近20多个社区医疗门诊及私人门诊的患者提供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量大、班次多。然而,和国内不一样的是,这边的影像医生需要会做普通超声、下肢血管超声以及婴儿颅脑超声。朱艳艳说:“身在异国他乡,特别感激庆幸当时在医院有轮转超声医学科的经历,感谢超声医学科小伙伴们的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一帧帧的图像,手把手地教我打出一个个切面,正是医院的细致安排和小伙伴们的帮助,才使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模式。”
每天早上8点准时在超声2室开早会,由科主任主持。前一天24小时的值班医生(First-on-call)交班,交班内容包括:白班遇到的疑难病例、临床医生电话需求、夜班所有患者情况。科主任首先对昨天的病例进行点评,再根据当天的工作情况分配任务。6月7日,朱艳艳第一次独立的First-on-call来临了。虽然被操着不同口音、讲着各种花式英语的“联合国”医生打了50次电话,但大部分的问题都予以解决。朱艳艳说:“当地的医生非常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了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他们多数不穿工作服。科室的冷气温度一般在18度左右,我每天都穿着省立三院的刷手衣和隔离衣工作,想到能够在异国他乡擦亮医院的金字招牌,内心无比自豪。”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
在离祖国万里之遥的海岛,大使馆就是队员们温暖的家,当地的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就是队员们的兄弟姐妹。为非洲人民和同胞们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是中国医疗队的责任和义务。宋飞说:“来到塞舌尔的前两天,当地华人商会的江女士肩关节摔伤,出于对我们的极度信任,一直等待由我们医疗队来诊治;来到塞舌尔的第四天,湖南六建的工人急性胃痛,来到我们驻地,我及时给予诊治;6月初,青建集团的厨师王师傅因肾病到Seychelles VictroiaHospital住院治疗,我们第一时间优先安排了影像科的相关检查。”
5月30日,中国医疗队参加由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和塞舌尔第一夫人基金会在President’s Village举办的慰问义诊活动。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临时代办慕建峰、塞舌尔第一夫人林达·拉姆卡拉万女士及教育与家庭部长玛丽·席琳·齐亚洛尔、全国儿童委员会首席执行官亚斯明·乌马尔吉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是彭丽媛教授同非洲第一夫人发展联合会共同倡议发起“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非洲孤儿健康活动的一部分。“医学无国界,关爱塞舌尔儿童健康,也是我们援塞舌尔医疗队的初心和使命。” 朱艳艳、宋飞说。
敬畏生命,勇于担当
塞舌尔当地时间2023年6月10日17:20,中国援塞舌尔医疗队队长卓晓青和队员朱艳艳接到了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求助:“海边有名男子溺水,能否救援”?两位医生毫不犹豫地奔向海滩,嘴里还喊着:“Please,make away for Chinese Medical Team.” 落水男子周围挤满了人,朱艳艳先将人群进行疏散,队长卓晓青检查后发现该男子呼吸暂停、心跳微弱,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CPR),后来两人配合进行双人心肺复苏(CPR)。男子溺水情况很严重,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也有分泌物喷到医生嘴上,两名医生直到抢救结束时才想起漱口。由于没有医疗设备,两名医生和当地一名警察一直徒手现场抢救,2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当知道他们是在Seychelles VictroiaHospital支援的中国医生时,又把救助的工作交给了他们。因溺水男子分泌物极多,所以始终无法成功插管,大约抢救30分钟后,急救医生再次对该男子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宣布救治结束。尽管救治失败,海滩上的游客还是对中国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塞舌尔当地媒体《seychellespolice force》于当天报道了中国医生的事迹:“塞舌尔警察部队要感谢两位警官和来自塞舌尔医院的两名中国医生,今天下午在博瓦隆海滩,他们没有耽搁,勇敢而上,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拯救那个在海上感到痛苦的人的生命。“救死扶伤是每位医者的责任,大爱无疆是每位援外队员的誓言,在任何情况下,只要需要救治,作为一名医生,我必义不容辞、全力以赴。”朱艳艳说。
离开祖国整整一个月,很是想念。想念医院先进的设备,想念三院的“合和”文化,想念国内丰富的物产,想念此刻的瓜果飘香,更想念时刻想念我们的家人们。也许不离开祖国,我们对祖国的强大,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也体会不到“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祝福我们的祖国,我们在非洲向祖国汇报!
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传递中国大爱众多使者中的一份子,朱艳艳、宋飞在援外期间工作积极主动,不忘初心勇担当,砥砺前行铸辉煌,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技术过硬、勤恳奉献、争创一流的新时代中国援外医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