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立三院心内二科团队成功完成1例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手术,此举标志着山东省立三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少数开展该项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专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患者急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却因手术并发症风险陷入两难
近日,山东省立三院心内二科接诊了一位68岁女性患者。据了解,该患者近两年总是头晕乏力,有时甚至晕得不省人事。因体型消瘦,患者以为自己是贫血,缺乏营养。但最近一段时间,头晕症状持续加重,发作起来天旋地转,站都站不住。
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患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房颤,同时伴有R-R长间歇(即两次心跳之间有长时间的停歇),最长间歇达6.4秒。心内二科团队经过综合评估,认为患者符合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指征,需要尽快手术治疗。
虽然及时找到了病因和治病的办法,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却摆在了医生与家属面前。患者因长期心脏房颤,且未得到及时有效医治,体质很差,免疫力低下,凝血功能也很差。如果进行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很可能面临囊袋出血、感染、切口愈合不佳、手术时间长等风险。考虑到各种手术并发症风险,患者一家对是否手术犹豫不决,也让治疗陷入停滞。
无导线、无切口、无囊袋
植入心腔的“胶囊起搏器”带来“心生”
在分析了患者情况和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意愿后,心内科主任徐庆国与心内二科主任周国、副主任肖明等专家团队进行多次讨论,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缜密的起搏治疗手术方案,采用最新一代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
心内科主任徐庆国介绍,无导线起搏器是一种新型的起搏器疗法,起搏器无须在皮下制作囊袋,因此不影响外观、不存在囊袋感染等严重问题。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g,术中直接将起搏器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上肢活动完全不受限,生活质量与健康人几乎没有差别,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方案确定后,9月16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心内二科副主任肖明团队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仅用时30分钟即成功完成。
术后,经反复测试,起搏器的各项参数均达到理想状态,患者恢复良好,家属也对如此先进的治疗方式赞不绝口。
徐庆国主任介绍,Micra 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属于国际先进技术,可以让更多心动过缓的患者体会到无导线起搏器带来的额外获益。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山东省立三院心内科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开启了本地区无导线起搏的新纪元,下一步,科室将持续攻坚发力,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让先进的医疗技术进步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