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成立于199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偏瘫、截瘫、脑瘫临床治疗、康复、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临床康复机构。目前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山东省康复治疗技术培训定点医院”、“济南市A级重点专业”、“山东省肢体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工伤职工康复定点医院”、“济南市工伤职工康复定点医院”、“中美失语症神经康复研究协作中心”、神经病学脑血管病方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脑血管病方向硕士培养点。
我院康复医学部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床位数210张,包括康复一科(神经康复)、康复二科(骨科康复)、重症康复科、康复门诊、康复中心(PT室、OT室、ST室、吞咽室、评估室、心理室)、中医康复科(针灸室、艾灸室、理疗室)以及高压氧共6个部分,康复设备共74种,227件。康复医学部在场地规模、康复设备、床位设置、人员力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一)临床医疗
康复医学部开展重症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呼吸康复,涵盖疾病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康复及慢性病的康复治疗等。在神经康复领域、脑血管病重症康复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上省内领先。重点康复病种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缺血缺氧性脑病、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折术后等多种疾病,其中脑血管占83%。科室具备处理危重症以及合并多种功能障碍疑难病例的能力,与老年病科、神经内外科及骨科充分合作,重视疾病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积极收治各种疾病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达97.8%。
开展的临床康复功能评定项目:1.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偏瘫、截瘫、脑瘫患者运动功能);2.感觉功能评定;3.吞咽功能评定;4.言语功能评定;5.认知功能评定;6.步态评定;7.心功能评定;8.呼吸功能评定;9.心理评定;10.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评定等。
开展的康复治疗项目:1.物理治疗;2.作业治疗;3.吞咽功能训练;4.言语功能训练;5.认知功能训练;6.感觉统合训练;7.康复工程;8.中医传统康复(普通针刺、电针、隔物灸、拔罐、三伏贴、放血疗法、推拿、中药塌渍治疗等);9.呼吸康复训练;10.心理治疗等;11.高压氧治疗。
专业特色技术:1、语言认知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2、吞咽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3、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 4、肉毒毒素注射及无水酒精治疗肌张力增高性疾病;5、神经源膀胱的康复评估与治疗;6、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制作;7.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针灸、电针、隔物灸、拔罐、推拿、中医辩证施治等中医诊疗项目。
(二)人才队伍
科室共有医疗技术人员134人,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23人。其中医师团队30人,护理团队69人,治疗师团队35人,涵盖康复医学、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中医、针灸、高压氧等多个专业,人才梯队、职称结构科学合理,有长足的发展潜力。
(三)教学科研
2012-2019年连续7年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言语、吞咽、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与康复新进展学习班”;2013-2014年连续2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社区康复模式及适应性技术培训班”; 2008-2019年作为主委单位连续10年主办济南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3年以来,牵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技计划研究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17项,其中国内合作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编写出版著作5本,近五年发表SCI文章8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目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神经病学脑血管病方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脑血管病方向硕士培养点,有硕导5人,培养已毕业研究生3人,在读1人,为山东省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硕士培养点,硕导9人。曾先后承担山东省医高专、山东省体育学院和济南卫校的教学工作;承担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医专、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万杰医学院、济南卫校、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教学工作。承担县市级医院康复技术进修培训。每年接收包括北京、湖南、重庆、新疆等多个地区10余家单位40余人次的进修培养任务,完成了省内外多家医院100余名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进修培训任务。多年来,平均每年为社会输送合格实习医生及技师200余名。
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92年,一直承担着我院心血管病的诊疗、科研、教学等任务。2000年成立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协和专家会诊中心成立,开始开展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及瓣膜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之后逐渐独立开展冠脉介入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等并逐渐成熟。科室目前包括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心内三科及CCU病房,设置床位110张,其中普通病房88张,CCU监护病房5张,心脏康复病房17张及心肺康复大厅。科室目前拥有知名专家4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0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年门诊量30000余人次,年住院病人数4000余人次,年手术量1000余台。承担山东大学、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山东医专、泰安医学院、山东中医院大学、万杰医学院等学校的临床教学工作。心内科是国家审核通过的临床药学实验GCP研究中心,承担或正在进行的有6项临床研究。近3年研究课题近10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科室目前是“高血压精准用药管理分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分中心”、“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分中心”、“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分中心”。逐渐成为济南西北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科室特色:
1、自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经桡动脉PCI迄今科室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成熟,处于省内先进行列,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分叉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CTO病变以及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等介入治疗。治疗技术包括CRUSH、Culotte、冠脉旋磨、逆向导丝技术等国内先进介入技术。
2、自2002年开展心脏电生理技术,目前可独立开展心脏电生理检查,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包括三维标测绿色电生理;单腔、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等技术,包括抗核磁起搏器。
3、自2019年8月开始开展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封堵术。下一步将开展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
4、心脏康复治疗,省内率先开展心肺康复,通过五大处方,实现心血管病人的早期全面康复,降低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包括体外反搏、无创心排、心肺评估、生物反馈音乐治疗等。有外科术前风险评估和术后肺功能评估及肺康复训练,心外科手术前后心肺康复训练等项目。
学科简介
肿瘤科目前展开床位60张,医护人员26人,其中护理人员15人,高级职称医师2人,中级职称医师4人,初级职称医师5人,所有临床医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人,硕士10人。科室团队成员任职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委员共40余人次。
医教研力量
肿瘤科拥有热疗系统、微波消融治疗系统、穿刺活检设备等国内一流的肿瘤诊疗先进仪器及设备。近5年共发表核心期刊源期刊及SCI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并担任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济南医高专的临床实习、见习工作多年。
特色技术
我科可开展肿瘤穿刺活检、肿瘤精准放疗、微波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热疗、肿瘤分子靶标检测及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动脉栓塞化疗、静脉输液港置入术、中心静脉输液管置入术、癌痛规范化诊疗等一系列诊疗项目。
我科倡导肿瘤多学科(MDT)协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我科愿以优秀的肿瘤学专业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各地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
学科简介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液科现拥有床位20张,其中层流病房2间,拟编制床位40张。
梯队建设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4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科室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医护人员团结协作,营造了和谐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队伍。
科室特色项目
血液内科对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如各类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出凝血异常性疾病等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诊疗技术上已熟练开展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鞘内化疗等项目,并与合作单位开展免疫表型分析、基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二代测序等项目,为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
特色技术:
1、应用干细胞单采机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血液分离。
2、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良、恶性血液病。
3、利用脐带血干细胞及强免疫抑制剂联合脐血输注等特色诊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我科作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新兴科室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将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相结合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努力提高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水平。
消化内科专业主要诊治食管、胃肠道、肝胆、胰腺及腹腔疾病,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肝炎及胃癌、肝癌、结肠癌、便秘等都属于消化内科诊治范畴。拥有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及肠镜等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完善的内径消毒设备及程序以确保内镜诊治的安全,能够同时开展胃镜及肠镜检查与治疗,进行上下消化道疾病诊断,能娴熟进行急诊内镜下止血、取消化道异物、高频电息肉摘除、消化道支架、内镜下粘膜切除。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等内镜治疗。
内分泌科简介
学科简介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现拥有床位27张。
梯队建设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7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4人。科室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医护人员团结协作,营造了和谐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队伍。
科室特色项目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及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骨代谢疾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等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色技术:
1、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
2、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综合诊治。
3、利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科室现有独立的特检室,可进行ABI、TBI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眼底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及尿ACR检测,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并规范进行内分泌相关的激素激发与抑制试验。与合作单位开展基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二代测序等项目,为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
内分泌科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承担多项药物临床试验,为临床规范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科室主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成立徐进泰山学者工作站。
我科作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新兴科室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将规范、精准、个性化治疗相结合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努力打造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科室。
学科带头人
朱蕾,内分泌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等。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24年。擅长糖尿病、甲状腺、肥胖症、骨代谢疾病、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糖尿病的精准调控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著15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参与课题4项。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老年病科被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授予“山东省血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内唯一研究血栓病预防及治疗的专业机构。
科室设备齐全,除了医院配置的核磁共振、CT、C 型臂等大型设备外,科室还拥有脑多普勒、脑反射治疗仪、神经肌肉治疗仪、排痰仪、压力治疗仪、心电监护及动态血压监测仪等设备。在治疗动脉硬化斑块、高血压、头痛头晕、慢性脑供血不足、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脑血栓等慢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老年病患提供了一站式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成立于1995年,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三大重点学科之一,在吕涌涛院长、郇英主任、冯肖亚主任等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由神经内科病房、神经内科门诊、神经重症监护室、神经特检室、神经再生医学研究室等部门组成。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梯队和职称结构科学合理,在国内、省内一定的学术影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成功救治了大批疑难危重病人,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得到广大患者好评。2000年被评为“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及推广先进单位”,2001年被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指定为“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技术临床指导中心”,山东省“高级卒中中心”,山东省“阿尔茨海默病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2008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两好一满意先进集体”。病源覆盖全省及全国部分省市、地区。
本专业固定床位60张(包括独立NCU病区),专业组设有普通病房、NCU病房、神经内科门诊、睡眠门诊、颈动脉斑块门诊、记忆门诊、神经特检(经颅多普勒、动态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神经病理、再生医学实验室等部门。年收治患者3000余人次,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占60.0%,年溶栓治疗90余例,脑血管介入造影治疗100余台,脑出血微创治疗80余台。年门诊量32000人次。
科室拥有颈动脉超声仪、脑电监测仪、经颅多普勒、动态脑电图、普通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显微镜、倒置显微镜、-80℃冰箱、离心机、液氮储存罐。拥有独立的微创手术室、一流的脑血管介入室、PHILIP大C臂平板血管造影(DSA)机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拥有呼吸机、除颤仪、吸氧装置、抢救车等抢救设备。
神经内科专业诊疗领域主要包括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神经杂病三个亚专业。脑血管病的治疗,包括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头晕的血管筛查治疗等;神经重症诊治脑血管急症及癫痫、运动神经元病等需要生命支持的神经重症; 杂病方向开展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头痛、眩晕、失眠、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多系统萎缩、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急性脊髓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等多病种诊治工作。
神经内科重视自我人才培养及继续医学教育和教学工作,每年有计划的派人至北京协和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意大利锡耶那大学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多年来承担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医专等学校的实习、见习教学工作,并联合泰山医学院培养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2人。完成医院安排的住院医师轮转教学工作。接受省内外进修人员近百人;近年来承担由全国脑防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出血性脑卒中高峰论坛)及省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颅内血肿清除术学习班)。是山东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卒中分会主委单位,脑出血防治联盟主委单位,每年完成核心期刊多篇及SCI论文,参与编著神经病学著作多部,承担并完成省厅级课题共10余项,经国内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多次获得山东省交通厅、卫生厅、科技厅等奖项。
呼吸内科拥有床位60张,技术队伍合理,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医师共计12人,护理23人。
呼吸内科是我院的传统科室,在本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开展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科室拥有奥林巴斯260气管镜主机1台,BF260 2条,BF-1T 260 1条,便携式气管镜1条,配有冷冻治疗仪、钬激光、氩气刀、BP-840呼吸机1台,MAQUET呼吸机1台,各种无创呼吸机10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3台、咳痰机、排痰仪等设备。
呼吸内科特殊技术:
1、经呼吸内镜进行介入治疗是我科肺炎治疗的特色技术, (1) 能准确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病菌。(2) 在相应病变部位注射药物;(3) 整个操作安全、有效、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效果好,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2、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已具备完善的使用流程,形成了一定应用规模和技术优势。在急慢性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睡眠性呼吸暂停等各种疾病中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3、我科可开展CT引导下肺穿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NA、胸腔穿刺引流、胸膜活检等技术 ,引进超声支气管镜、ME2、胸腔镜等设备后可以做到肺部诊断无死角,我科致力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结合NGS、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GM试验、ROSE等可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阳性率。
学术、科研方面:
每年主办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防治分会戒烟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慢性气道疾病诊疗新进展暨影像学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两个大型会议
论文:近5年来呼吸科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4篇,参编专著1部
课题:《神经营养因子对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2019.4结题 主研人:王言森
《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2020年立项 主研人:王言森
《6197050362、基于自学习脉冲神经膜系统的早起肺癌分型智能诊断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国自然,面上项目,2019 参研人:解现金
科室概况: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肾内科由肾内风湿科病房、血液净化室及特色肾内风湿科门诊组成。肾内科病房有床位30张,承担全院1700余张床位的病人的会诊及抢救工作,常规开展肾脏穿刺活检、动-静脉血管造瘘术、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入、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植入和血液净化等专科特色的诊疗技术。有完善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结缔组织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对肾脏病、风湿免疫常见疾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于疑难病例的诊治。以维护和增进患者健康为己任,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学科带头人:
李清初,中共党员,主任医师,肾病免疫科主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专利2项,SCI论文4篇。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肾脏病大数据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肾脏康复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第二届委员会血管通路学组成员。对各种肾脏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肾间质小管病变、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人才梯队:
学科带头人重视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医疗团队。目前科室具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学科梯队。全科13名医生中有2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13人获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1人。为了适应当今国际肾内科的发展趋势,将医生进行专科培训,进修,分组;进一步发展成立了血液净化、腹膜透析、肾脏病理、肾脏基础研究等亚学科,为肾内科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针对不同疾病开展专科化的诊断及治疗。对风湿免疫专业成立痛风、免疫生殖专病门诊。
特色技术:
科室独立开展肾穿刺活检技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如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治疗,独立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动静脉内瘘术修补术、B超介导下经皮动静脉内瘘狭窄扩张术、腹膜透析置管术、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等手术治疗,医疗技术水平在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学科“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特色突出,从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到肾脏疾病慢性化的机理研究及防治、从肾脏替代治疗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慢性并发症防治,高质量、规范的治疗贯穿慢性肾脏病治疗的全程。科室诊疗范围主要为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急性肾损害、尿毒症等,另外在老年慢性肾病诊疗方面也较有特色。科室带头人李清初主任从事医疗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肾脏病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等,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IgA肾病等肾小球病、肾小球硬化及急性肾损伤具有独到之处。
肾内科血液净化室在李清初主任带领下将包括血液灌流技术在内的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显著提高了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肾内科血液净化室现有血液透析单元30个,可设置42台血透单元。拥有先进的日本日机装透析机30台,血液透析滤过机5台,能进行各种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人工肝、腹膜透析等治疗。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机1台,可为心血管稳定性较差的中老年尿毒症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更有效地加强了大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目前可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血透联合腹水回输、血浆置换等,并开展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床边血液透析、床边血液透析滤过、血透串联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串联血液灌流、高流量血透、血容量实时监测、低温透析等新技术,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严重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患者提供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也可为各种器官移植特别是肝、肾、肺移植手术提供支持。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于2019年成立,成立之初挂靠老年医学科,2020年3月1日全科医学科独立设置与运营,设有全科医学门诊、全科医学病房。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10人,全科医学科收治病种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消化系统等多系统常见疾病以及多病种共存患者的连续性诊治和综合性管理,具有多学科、跨专业的特点。科室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总体性的协调和整体性的健康照顾,医护人员不但治疗病人的躯体疾病,更了解和治疗病人的心理疾病。
全科人员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发表SCI等国内外期刊论文20余篇,著作多部,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多项,先后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药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在完成医疗、科研工作的同时,科室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青年医师的培养,多人在省级学术团体兼职,委派科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全科住培工作的继续教育学习,此外,还承担着山东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
全科医学科下设有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基层实践基地,承担着辖区内5万多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工作,科室秉承“全科医疗为基础,全科教学为重点”的学科定位,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的要求,按照全科医学思维进行全科医师的教育与培养,从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